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办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首页>要闻速递>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沂蒙精神内涵的再思考

来源::灯塔-党建在线发布时间:2019-04-1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就沂蒙精神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从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沂蒙精神,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关于沂蒙精神的内涵

  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于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山东抗日根据地,1962年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山东军民创造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无疑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其中必定蕴含一种卓越的精神。对这一精神如何认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精辟深刻地指出:沂蒙精神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通过反复学习领会我们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八个大字,一是生动概括了山东根据地最突出的精神特征,那就是,山东根据地军民关系以达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境界,成为我们党精神谱系中的独特标识;二是深刻揭示了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原因,那就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军民同仇敌忾、生死相依,凝聚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革命洪流;三是科学界定了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基本视野,那就是,要站在从历史中把握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的高度,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来展开。与此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那么,“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怎么铸就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会见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革命政权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心心相印,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而领导人民展开革命斗争;人民群众真正跟党走,相信我们的党,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这种精神在你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要继续弘扬沂蒙精神。”深刻领会这段重要论述,全面回顾山东根据地的光辉历史,我们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内涵的重要阐述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客观的精准性和高度的政治性,沂蒙精神内涵应包括的元素为“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其中,“为人民”源于“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靠人民”源于党“为人民谋解放而领导人民展开革命斗争”;“忠诚看齐革命到底”,是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所“展开革命斗争”中全部表现的集中概括;“听党话”“跟党走”“无私奉献”是习近平总书记直接肯定的;“敢于斗争”,是结合沂蒙人民的革命实践,对“革命政权来之不易”和“可歌可泣”等有关论述的延伸理解。

  从内在逻辑看:首先,“为人民靠人民”是我们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因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做到“为人民靠人民”,“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总结根据地历史,“忠诚看齐革命到底”,就是共产党人应有“实践力量”的浓缩概括。有了这样坚定的“实践力量”,“为人民靠人民”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其次,“听党话跟党走”,是说“人民离不开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人民群众总要找到能代表自己的团体、组织或政党,才能避免“一盘散沙”,发挥主体作用,“听党话跟党走”就是沂蒙人民对这个历史命题的最好回答;“敢于斗争无私奉献”,则是沂蒙百姓对在党领导下“展开革命斗争”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出的最好注解,反映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进取力量和崇高精神境界。第三,“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与“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之间,反映了四个方面的因果关系。即,情感上:正是因为党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流血牺牲,才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人民才红心向党“听党话”。力量上:正是因为党把力量的基点放在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上,人民群众才认定党要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从而坚定不移“跟党走”。行动上: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在“忠诚看齐”中引领着前进方向,用“革命到底”的行动唤醒了人民的力量,人民群众才迸发出“敢于斗争”的无穷勇气和智慧。目的上:正是因为党“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全部目的在于奉献国家、民族和人民,才激发了人民群众以“无私奉献”支持正义事业的全部自觉。

  (一)关于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

  1.关于“为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山东根据地,党的组织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和广大共产党员全心全意、舍生忘死践行党的宗旨,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政治前提。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就在蒙山沂水、齐鲁大地播撒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上下求索。山东根据地创建后,一切为了人民更是成为独立的政治实践和社会运动。政治上,在沂蒙地区成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保障条例,第一次通过“豆选”这种最直接的民主形式让一批庄户县长、牛倌区长、长工村长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在财权、事权、司法权、教育权上真正为百姓说话、替百姓办事。这种带有鲜明民主性、阶级性、人民性的新政权、新社会,让千百年来受尽剥削、压迫和屈辱的劳苦大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权利和利益。沂蒙群众给毛泽东写信说:“我们的救星共产党、八路军来到这里,不断打击敌寇和歼灭卖国贼人,把我们九死一生的老百姓从火坑里救出来,又建立自由民主有饭吃的根据地。现在我们大部分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经济上,在党的领导下,山东各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推行互助合作、发展工商贸易、免除苛捐杂税、实行土地改革,使沂蒙山区极其落后的生产力在战火中得到很大发展,不仅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且减轻了群众负担、改善了群众生活。例如,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共产党八路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春夏开荒种地,冬天挑担贩盐,白天养猪种菜,晚上纺线织布,部分机关和部队经常性费用自给率达到50%[1]。军事上,1938年至1945年,山东根据地毙伤俘日伪军53万人,占党领导下武装歼敌的近1/3,占全国歼敌的近1/6[2]。一场场胜利的血战、硬战、恶战消灭的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拯救的是“不打倒日本不能活”的沂蒙人民。事实上,每个普通八路军战士都懂得“为群众当兵、为群众打仗”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朱村,为什么老百姓每年除夕第一碗饺子祭英烈?就是因为1944年的除夕,有24名战士为救援朱村群众英勇牺牲。这样的事例在蒙山沂水不胜枚举。例如,40多名战士在支援渊子崖自卫战中壮烈牺牲;党的干部武善桐为救村民把日寇引到村外后毅然抱敌跳崖;“何万祥英雄连”30多名战士为解救千名群众战死沙场;带有红军基因的“老四团”有这么一条团规: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群众遭劫遇难有危险,部队就要立即去解救。据不完全统计,仅1944年3月至1945年3月,八路军就解救群众1.9万人[3]。作风上,面对沂蒙人民的苦难艰辛,八路军传承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行军作战之余主动帮群众挑水、砍柴、修房、拉犁、背粮、推碾、开荒、种地、锄草、喂牛放羊。面对群众用“豆选”给予的信任,党的干部用时刻不脱离群众的行动回报人民:沭水县县长王子虹时常背起粪筐,为群众拾粪,并亲自为参军青年抬轿;莒南县委书记杨心培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只小皮箱,一条补丁棉毯;莒南县县长王东年,在大灾之年用卖掉祖林的200块大洋救济难民。面对人民群众对国民党政府贪腐的痛恨,抗日民主政权尤其警醒,自建立之始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惩贪污,制定了《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2年,费南县有两名干部因贪污田赋、公款被判处死刑。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一切为了人民是那么的纯粹。这里面,既有对人民是真正英雄的政治认知,也有救民众于苦难的现实担当;既有政党的价值追求,也有民族文化的道德力量;既有宏大的社会变革,也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既有以“满缸净院”为代表的亲民作风,也有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核心的严明纪律;既有“喊大爷叫大娘”的尊民称谓,也有“挖野菜也要远离村庄”的亲民行动。迟浩田将军说“党心换民心,黄土变成金”。一切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有了这样的政治立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水到渠成。

  2.关于“靠人民”。只有靠上群众才能夺取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政治智慧。在山东根据地,尽管当时的沂蒙山区那么苦、那么穷、斗争那么残酷,但只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共产党、八路军就能立足扎根,就能发展壮大。帮助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带领群众为之奋斗,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层动因。

  依靠群众就要尊重群众。历史上,虽然有载舟覆舟之论,但那是在阶级根本对立之下,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统治地位的权宜之计。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能像我们党一样,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和道德统一的制高点,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敬畏百姓。在沂蒙,刘少奇说“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罗荣桓经常讲“人民是领导干部身上的血液,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生命就要枯竭”;黎玉谈到“爱护群众利益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认知化为政策更有力量。根据地制定的政策中不乏这样的规定:反对高傲轻视群众的态度;反对对群众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打骂老百姓,当自己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尊重民情风俗;不能埋怨群众落后,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许对民众态度蛮横,凡事要商量、要讲理,等等。尊重群众的唯一结果,就是获得人心和智慧。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不仅仅是态度的变化,实质是一个政党先进、优秀和力量之所在。

  依靠群众就要宣传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早在建党之初,沂蒙山区各县的党组织就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和《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在一些知识青年心中,透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抗战爆发后,各级党组织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从思想上提高起来作为全民抗战的基础。随之而来的是,冬学、夜校、庄户学、识字班等蓬勃开展,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等八大剧团会演不断,传播先进思想的报纸、期刊、书籍遍布沂蒙。特别是党的第一家省级报刊《大众日报》通过传播延安声音、反映人民英勇抗战,吹响了激励民众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思想上的觉醒是最根本的觉醒。当年香港几家报社的记者曾到乡村采访,发现几位识字班的姑娘不仅粗通文墨,而且还能用政治术语阐述共产党全面抗战的道理,批判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政策。总起来看,山东根据地之所以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宣传群众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依靠群众就要组织群众。抗战爆发后,根据地党组织进一步放手发动群众。到1944年底,山东根据地农救会发展到133.6万人、工救会15万人、青救会36万人、妇救会131万人、儿童团88.7万人[4]。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救会发展生产、宣传抗战,妇救会踊跃支前、优抚军属,青救会动员参军、组织自卫,儿童团送信带路、站岗放哨。在沂蒙,很多当年的老八路在回忆时都动情地说:我们那时候打仗,都指望老百姓。蒙山沂水忘不了大青山突围后200多伤病员在日寇反复清剿中的安全生存,忘不了孟良崮战役我军27万对敌军45万决战中92万民工的戮力支前,忘不了裹着小脚的老大娘手拿煎饼边追边说“同志啊,你是俺儿,饿了你就快吃吧”的动人场景。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共产党、八路军吃的是乡亲们筹的粮,住的是老百姓让的房,穿的是红嫂们缝的衣,受伤躺的是民工抬的担架,遇到危险靠的是群众掩护,急行军实在没办法过的是“识字班”肩扛的“火线桥”。依靠这个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根据地粉碎了敌伪顽匪一次又一次的铁壁合围、清剿蚕食、反共摩擦、经济封锁,党的威望越打越高,人民军队越打越强。罗荣桓感慨地说:“有了群众,就有了粮食,有了战场,有了兵员,就一定能够由弱变强,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与此相通,毛泽东建国后在评价罗荣桓在山东的工作时强调:“什么是中心?就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武装群众。”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一切依靠群众是那么有力。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洞察历史规律的清醒;它不为时代所限,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主题;它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靠得上,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一切依靠人民,是沂蒙精神的力量基点,有了这样的政治选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牢不可破。

  3.关于“忠诚看齐”。“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规矩。人民的利益集中体现在党的理论和中央的政策中,唯有向中央看齐,全党才能步调一致,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这是总结山东根据地发展历程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忠诚看齐,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根本保障。

  联系践行“忠诚看齐”,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大体上分三个阶段。从有党的活动到“派兵去山东”前为第一阶段。17年里,沂蒙党组织忠诚贯彻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主张,宣传发动群众,壮大党的力量,组织武装暴动,建立北方苏维埃,成立北方红军游击队,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到1938年已经“有了3万人枪”。同时,由于沂蒙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加之与中央相距较远、联系不畅,根据地存在着斗争的道路不够清晰、方向不够鲜明、策略不够科学等问题,在反动势力的严密封锁和残酷镇压下处境艰难。从“派兵去山东”到刘少奇山东之行前是第二阶段。大批干部和一一五师主力挺进沂蒙,不仅壮大了根据地党和军队的力量,更带来了中央精神。四年间,根据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成为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露,主要是:没有抓住时机大量地普遍地争取政权,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进行民主民生斗争,统一战线工作缺乏独立自主,反摩擦斗争缺乏坚定方针,根据地长期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等等。对此,中央电报严肃指出“目前山东工作处在比以前更加艰苦的阶段”,“不仅由于敌人残酷‘扫荡’,地区缩小与分割,主观上亦存在相当严重弱点”,主要是对中央的精神理解不一致、思想不统一,以致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没得到很好的执行,根据地发展没有完全达到中央的战略构想。刘少奇山东之行后是第三阶段。1942年初,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委派和指示,刘少奇在山东着力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整风运动,认真学习中央规定的文件,首先把高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二是充分动员群众,特别是更大规模、更加扎实地减租减息;三是巩固各方面干部的团结,为党的一元化领导奠定基础。经过上述努力,毛泽东思想在政治、军事、政权、统一战线等方面具体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执行,根据地面貌随之焕然一新,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新时期。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根据地控制了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2400多万人口,占共产党领导下人口总数的近1/4;主力部队27万,民兵50多万,自卫团150多万,占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武装的近1/3[5]。毛泽东评价:“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忠诚看齐是那么的宝贵。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史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革命史,深刻反映着一个基本的规律,那就是,我们党能否把党的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在“为人民靠人民”中凝聚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伟力,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自己的领袖和舵手,并坚定、绝对地忠诚看齐。忠诚看齐,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所在,有了这样的政治境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坚如磐石。

  4.关于“革命到底”。革命到底,是共产党人实现远大理想必备的精神品格,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内在品质。在山东根据地,无数共产党员、八路军战士用革命到底的意志精神、热血牺牲践行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根据地也正是在“革命到底”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革命到底”,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感召引领。

  一部沂蒙革命史,是一部坚定信仰不动摇的历史。“革命理想高于天。”在28年的斗争中,支撑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奋勇向前的是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火炬,而党的旗帜也因无数信仰的凝聚更加高扬。土地革命时期,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人刘晓浦、刘一梦叔侄被捕后,面对“只要认账,放弃信仰就可以活命”的所谓“生路”,“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抗日战争年代,鲁南区委书记赵镈面对酷刑和引诱大义凛然,“要杀要砍由你们,让我放弃共产主义信仰是痴心妄想”。解放战争时期,朱陈区委委员吕宝兰在受尽酷刑之时,在亲眼目睹父亲兄弟被折磨而死之后,在被扒光衣服割去乳房英勇牺牲之际,喊出的是“土地改革万岁!毛主席万岁!”有信仰的人骨头最硬,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灵魂最高贵,科学理论引领的信仰最有远见和力量。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山东根据地党政军民迈着坚实步伐,一路走向胜利。

  一部沂蒙革命史,是一部为了胜利不怕死的历史。“为有牺牲多壮志。”一位当年的八路军战士回忆:“共产党打仗以打赢打胜为目的。那个时候战斗就指着向前冲,根本不考虑生死。因为一个连队的人员基本每年换一半,所以一说打仗,根本不怕死,都有这个准备。”在当年的沂蒙,有一大批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的英雄:对崮山战斗十四壮士、和尚崮十七壮士、苏家崮八壮士、红云崮孤胆壮士、太皇崮九壮士、黄牙山六壮士、歪头崮三壮士,等等。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先烈追求的胜利日益辉煌,如今静静肃立的蒙山诸崮间仍然回荡着战士朴素崇高的话语:“当年都觉得牺牲了是光荣的,八路军没有一个是怕死的,豁上死了只要把中国解放了就行了。”这样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为人民军队“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作出了最有力的阐释。

  一部沂蒙革命史,是一部执着革命不觉苦的历史。当年的沂蒙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斗争非常残酷,面临的敌人异常凶残,“真是苦得不能再苦了!”但置身其中的共产党人仿佛特殊材料制成的:雪地里赤脚站岗的警卫员,四天吃不上饭在荒山野岭急行军的指战员,缺枪少弹主要靠拼刺刀冲锋打仗的英勇战士,缺医少药藏身于山洞的伤病员,“课堂在路上、写字在地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抗大学员,白天冒着枪林弹雨采访、晚上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战地记者,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穿梭于敌人封锁线上的战邮员工。他们身处困境不觉苦,越是艰苦越顽强,展现出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服的本色风貌。不仅普通战士能吃苦,患有严重肾病时常血尿的罗荣桓坚持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穿着补丁打补丁褂子的刘少奇执意不领新军装,春耕时专挑重活累活的朱瑞拉犁磨破了衣裳,徐向前把仅有的一件棉大衣送给生病的房东大爷。“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在沂蒙山,革命者以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奋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执着,凝聚起“拖不垮、打不烂”血战到底的力量。

  一部沂蒙革命史,是一部勇于担当不退缩的历史。1942年,面对日寇疯狂进攻、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以及根据地内部的矛盾分歧给山东带来的严峻局面,刘少奇同志不负中央重托,以坚强的党性、严谨的作风和高超的思想理论水平,指导、帮助根据地解决了思想、政策、肃反、团结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有力扭转了山东的被动局面;在大青山遭遇战中,一一五师机关、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战工会的五千多非战斗人员被日军六千多人的精锐旅团包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危局,原本可以率先突围的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临机决断,指挥近300名最有战斗力的抗大学员挺身而出,为几千人胜利突围杀出一条血路,而绝大多数学员壮烈牺牲;在孟良崮战役前,面对国民党军队数量占优,并且24个师一字排开、“稳扎猛打”的复杂态势,陈毅、粟裕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冒着战役可能“夹生”的风险,下决心“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我们的先烈先辈们,在血与火、生与死、成与败、是与非的考验面前,始终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挺在前面,从不畏惧、从不退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铁肩担道义,用热血写忠诚,用生命完成使命。一个个坚定勇毅的担当,搭建起“革命到底”的前进阶梯。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革命到底是那么执着。革命到底,是咬紧牙关的钢铁意志,是坚信正义必胜的磐石信念,是顾全大局的奉献,是不失时机争取胜利的勇气,是向死而生、献身信仰的英勇决绝,是重大问题坚持原则不妥协的责任担当,是不忘初心的不懈进取,是淡泊功名利禄、舍弃安逸享乐的生命升华。革命到底,是沂蒙精神的品格支撑,有了这样的政治气概,“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能持久永续。

  (二)关于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

  1.关于“听党话”。党说什么就是什么,党叫干啥就干啥,是沂蒙百姓在政治上的显著特征。老百姓为什么这么听党的话?因为党用生动语言所讲的,正是沂蒙百姓在生活中已经产生的强烈愿望、朦胧感觉到的道理。说到底,是共产党的话里有正义、有真理、有光明、有群众利益。坚定不移听党话,是沂蒙人民经过战争洗礼和历史积淀后的政治信念,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信任根基。

  当年山东根据地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鱼靠水来箭靠弓,抗日要靠毛泽东。船靠舵来屋靠梁,百姓要靠共产党。”应当说,抗战刚爆发时,沂蒙百姓对国民党军队也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在现实的比较中,沂蒙人民毅然抛弃了国民党,越来越坚定地把共产党当成自己的主心骨,在热烈响应党组织号召中实现着自己的利益,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改变着自身和蒙山沂水的面貌。例如,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沂蒙人民积极响应党组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沂南后交良村朱富胜带领变工组,一个夏天开荒40多亩,秋天多打粮食6000多斤;莒南县大山前村农救会会长郑信,带领45人半年开荒80多亩,并把多打的粮食先支援部队。在纺织生产中,鲁中、滨海、鲁南3区表彰纺织模范3034人[6],这里面,有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主家闺秀,有裹着小脚走家串户成立纺织合作社的老大娘。再如,八路军建议拆除易守难攻、被日伪时常盘踞的燕翼堂“八卦宅”,刘氏地主毁家纾难,不惜百年庄园化为乌有;为掩护八路军夜间行动,党组织号召开展“打狗运动”,沂蒙山区就很少再听到犬吠;根据地一度流通国民党、日寇、汪伪的法币、民生票、伪联银券和我们的北海币,在那场带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中,沂蒙百姓响应山东分局的号召,辨识假币、拒绝伪币、只认北海币,到1944年,北海币成为根据地唯一流通的货币,取得金融战线的决定性胜利。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听党话是那么自然。它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不是一时的而是始终如一;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是普遍的自觉;不是在这个方面听、在那个方面不听,而是全部听全部信;不是顺利的时候听、不顺的时候就不听,而是越需要克服困难、越需要付出努力时越坚决。听党话,是沂蒙精神的人民选择,人民群众有了这样的信任回应,“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有了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

  2.关于“跟党走”。以党的方向为方向、紧紧追随着党,是沂蒙百姓对党无比信任、对人民军队一往情深的行动自觉。一句“只要跟党走,就能得胜利”,充分体现了历史进步中政党主导作用和人民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可靠基石。

  沂蒙百姓认为,跟党走就要全力支持党的工作。认准共产党的沂蒙百姓总是把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位大众日报的老职工曾回忆:当年大众日报用铅字排版,在一次“扫荡”中,排字工人扛着铅字箱过河,一不小心铅字全撒在河里,方圆八华里的群众闻讯赶来帮着找,河道里人挨人,最后就差两个铅字没找到。群众为啥心疼铅字?用他们的话讲:铅字不能丢,因为字是共产党的。再有,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战火的硝烟中,在敌伪的酷刑下,在“有人来拿”的等待里,把载有全省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的《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保存了38年。还有,淮海战役后,三野后勤机关希望垛庄民兵连继续随军南下支前,全连人二话不说,又跟随部队辗转四省一市,离家两年、行程万里。沂蒙百姓认为,跟党走就要踊跃参加党的队伍。在沂蒙,抗日战争时期共有4次参军热潮。其中,第二次参军热潮发生在最艰苦的1941年到1943年。那时参军往往意味着牺牲,但群众的热情不减反涨。不仅每县每区都有“一门双英、三英、四英”的参军模范家庭,而且还出现了佛教会首领组织几百人加入八路军,回民阿訇组建八路军回民连的全民参军场景。沂蒙百姓认为,跟党走就要争取加入党的组织。上世纪20年代初,沂蒙地区就有一批有志青年走出山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为早期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1929年仅沂水一个县就发展了党员200多人。抗战爆发后,不仅有大量的贫苦农民加入了党的组织,而且许多社会名流、进步人士包括封建地主,都把对党的崇敬一步步上升为入党的追求和自觉。例如,首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范明枢,以81岁高龄光荣入党;国民党师长孔昭同率部起义后,在弥留之际叮嘱儿子“共产党一定会胜利,你一定跟着共产党走”;封建地主杨次章的四个儿子两个女婿都加入共产党;“山大王”万春圃在罗荣桓影响下,入党后捐枪、捐款、捐粮、捐物。到抗战胜利前,山东根据地党员人数由抗战初期的不足2000人,发展到20多万人。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跟党走是那么坚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诞生在烽火沂蒙的这首《跟着共产党走》,成为人民“永远跟党干革命,砍下脑袋也不叛党”的生动写照。跟党走,是沂蒙精神的道路选择,人民群众有了这样的行动回应,“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

  3.关于“敢于斗争”。敢于斗争源于沂蒙文化的底蕴。在山东根据地,这一文化基因经由党的理论的指引和行动引领,随之升华成为了自由和正义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力量支撑。

  沂蒙人民的敢于斗争,是在压迫面前的不屈。早在近代,面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沂蒙人民就发动过幅军起义、鲁南红枪会起义。“五四”运动中,又积极开展罢工、罢课、罢市运动,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进行了坚决斗争。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日照、沂水、苍山、龙须崮4次大的武装暴动。抗战爆发后,沂蒙人民更是展现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气节和血性:费县东流村阻击战,男女老少齐上阵,牺牲60多人消灭日军78人;临沭西山前村自卫战,牺牲村民38名、消灭日伪军50多名;莒南渊子崖自卫战,牺牲村民147名,歼灭日寇112人,被毛泽东评价为“村自卫战的典范”。

  沂蒙人民的敢于斗争,是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凭着吃苦耐劳,沂蒙人民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例如,支前老汉罗永增推着200多斤谷子送前线,掉进山沟腿被砸伤,简单包扎后忍痛推车前行,一路留下两行血染的脚印;胶东一位农民,为给前线送粮,涉冰河、顶风雨,忍饥挨饿、日夜奔波,鞋子磨烂时就赤脚,一路走过3省88个城镇;为及时救治伤员,莒南县担架一团1200多人,数九寒冬单衣单鞋,连续七昼夜赶路基本不休息;汪家坡村管爱振在给八路军伤员送饭时被发现,鬼子把她绑在树上用皮鞭抽、用竹签钉十个手指,她就是不吐露半个字。

  沂蒙人民的敢于斗争,是在困境面前的智慧。例如,在大生产运动中,沂蒙山区的农民创新了搿犋组、互助组、搭犋组等协作劳动方式,摸索成立运输、打油、医药、渔业等专业合作社,用聪明才智克服了生产工具的不足、生产方式的落后;爆炸英雄蒋凤友发明了连环雷、母子雷、飞雷等30多种地雷,并创新埋雷方法,以致鬼子推门、门后的雷响,掀锅、锅底的雷响,用刺刀捅粮囤、囤里的雷就响,敌人轻易不敢进村扫荡;苗庄庄户剧团砍棵梧桐就能做板胡,劈根竹子就能做横笛,用瓢当鼓,用盆作锣,把剧团办得有声有色;桃花坪村的群众为掩护范明枢,在其藏身的山洞口圈养了十几只羊,让羊蹄印遮盖人的脚印,安全度过敌人18天的“扫荡”。

  沂蒙人民的敢于斗争,是在历史转折中的清醒。解放战争前夕的土改运动中,贫苦农民在明白了“为什么受穷,谁养活谁”的道理后,勇敢地站在土改第一线;1947年,面对“还乡团”杀害1.6万群众的血腥报复,经过党组织关于形势、政策和前途的“三讲”宣传,沂蒙人民进一步迸发出“土地还乡”的内生力量,一度退出农会的贫农重新入会,一时心存惧怕的群众更加勇敢,土改斗争以比原来更加坚定的面貌开展起来。到1949年秋,土改覆盖了沂蒙解放区80%的村庄[7],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劳动人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沂蒙人民的敢于斗争是那么鲜明。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苦难多么深重、情况多么危急、挑战多么严峻,沂蒙人民总是有骨气、有锐气、有勇气挺身而出。敢于斗争,是沂蒙精神的内生活力,有了这样的底色,“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有了可靠的社会精神基础。

  4.关于“无私奉献”。这是沂蒙精神最淳朴、最生动、最壮美、最感人的“大爱”所在。感人意味崇高,群体代表精神。一个个红嫂、一副副担架、一摞摞煎饼、一件件军衣、一双双布鞋,代表着当年的牺牲奉献,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无私奉献,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道德成因。

  无私奉献,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的执着,浓缩着敢于胜利的注解。重情重义的沂蒙人民是怎么奉献的?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2年间,沂蒙人民做军鞋315.13万双,做军衣121.68万件,碾米磨面11715.9万斤,救护伤员5.9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8]。整个解放战争中,山东出动支前民工1106多万人次、小推车30多万辆、担架6万多副,运送粮食11亿多斤,支援的战役占到全国战役总数的23%[9]。历史会记住沉甸甸的数字,但数字是枯燥的,背后那些蕴含深情的故事更应当被历史铭记。例如,鲁南战役前,陈毅指示郯城5天内建一座承重3吨以上的军用大桥,第二天一早,县里就组织300名木匠、200名铁匠、100名泥瓦匠、1200名青壮年突击队员,冒着刺骨的风雪建桥打桩,三天后,大桥就横跨沂河之上。还有,为照顾伤员,平邑一区担架队一天只吃一顿饭,却凑钱为伤员买鸡蛋买油条买花生;为抢运军粮,莒沂县400辆小车运送11万斤面粉,一路追赶部队,行程2000多里,自带的干粮吃完了,他们宁愿挨饿,也绝不动军粮一粒。再有,为了保障军需,鲁中南第三专区妇女一夜蒸馒头1万多斤,第五专区妇女一天一夜赶烙煎饼7.2万斤,临沂县妇女半个月织毛袜4万多双,一家烟草公司的职工一天就捐献了金戒指7只、银洋123元、北海币39150元。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可以说,在山东根据地,无私奉献是那么彻底。它超越了旧道德的阶级局限,升华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创造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新实践,提升了革命文化的新高度。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人文精髓,有了这样的大爱壮举,“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有了优秀的社会道德基础。

  二、关于沂蒙精神的特点

  放眼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孕育产生、内涵特质、作用价值等方面研究沂蒙精神,我们感到,应从沂蒙精神固有的党性主导、人民性主体和实践性主线等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党性中的共性和个性

  党的任何一种精神都是党性的反映,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及党建原则等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所以,党的各种精神在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践行宗旨、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等方面,必然具有共性。同时,每种精神因其面临时代背景、历史任务、创造主体、实践基础的不同,又必然带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党各种精神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雄厚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地看,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在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直接主导下创造的,而沂蒙精神则是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指导下,主要由山东地方党政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同铸就的。鲜明的地方性和群众性,自然也就成了沂蒙精神和其他精神的不同所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地方性、群众性所赋予沂蒙精神的独特价值。从沂蒙历史中可以看出,在千头万绪中,地方党组织遇到的第一个头等重要问题,或者说事关地方事业发展、群众利益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是否对党绝对忠诚,是否真正领会了中央精神,并在行动上彻底执行。山东根据地为什么能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因为“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讲“山东只换了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因为罗荣桓在井冈山第一次与毛泽东同站一个队列时,向毛泽东看齐就成了他的终身不渝。从这个角度讲,山东根据地正是凭着“忠诚看齐”这一政治灵魂,构建了中央和地方、党的领袖和党政军民之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关系。忠诚看齐无疑是沂蒙精神最突出的个性、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沂蒙精神对今天抓党的建设的最重要启示。

  (二)人民性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我们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而在我们党创造的各种精神中,除了具有处于主导地位的党性外,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民族性、人民性。也就是说,党的任何一种精神,既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也是扎根中国大地,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结果。这就是党的各种精神中人民性的普遍性。

  战争年代,我们党创建的各个根据地都走在党指引的道路上,都忠诚地践行着党的性质宗旨,都表现出革命到底的英勇顽强,都彰显着党政军民的骨肉相连、鱼水情深,同时,也都展示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正因如此,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才能谱写出一幅幅壮丽篇章。山东根据地的党群关系之所以能达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高度,首先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同时,山东特别是沂蒙的地域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影响。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这种传统文化的典型性,造就了山东人民忠公体国、勤劳善良、勇敢刚毅的文化秉性。具体到沂蒙精神的诞生地,这里是东夷文化的源头、孝悌典范的故里、兵学文化的集地,并留有楚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仁义敦厚、吃苦耐劳、鼎新进取、卓然不屈,在沂蒙百姓身上更为突出。这些都为“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提供着内在的契合与支撑。可以说,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沂蒙地域文化一经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的导引,一经共产党人的风范感召,一经苦难辉煌历史的锤炼,便成为了一种有理想、有主义、有情怀、有更高更先进价值追求的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产生沂蒙精神的文化背景虽有典型性,但主体依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性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没有质的差别,只有程度的不同。

  (三)实践中的根脉性和发展性

  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与此相似,沂蒙精神不是精神的固化,而是精神的内核;不是一时的践行,而是值得永远坚守;不局限于沂蒙,而是适用山东、全国。我们应当从本源、实践、空间三个维度上,把握沂蒙精神的根脉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沂蒙精神的根脉性表现在:沂蒙精神以对地方党政军民在价值观、方法论、政治立场、意志品格、作风纪律、道德文化等方面表现的高度概括,昭示着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当坚守的奋斗初心和行动原点。那就是,作为党的组织和党员,不管历史方位如何变化,外部环境多么复杂,中心任务怎么调整,各种考验和诱惑何其之多,都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作为广大群众,不管发展中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社会思潮怎样多元,噪音杂音多有迷惑,包括自身利益受到一时的损害和影响,都要从对党的性质宗旨、思想理论的认知中,从对党的历史贡献、现实成就的客观评判中,从对中国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中,从国际的观察和比较中,坚定对党的信任,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实现人生价值,作出积极贡献。

  沂蒙精神的发展性表现在:如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沂蒙精神就是树干中流淌着的养分,不断催发这棵大树开新枝、散新叶、结新果。例如,就“敢于斗争”来讲,在战争年代是对敌斗争的英勇顽强,在建设时期就发展成与贫困作斗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发展成与落后的观念体制机制作斗争的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今天就发展成在攻坚克难中的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精神的价值在于抓住根本,精神的发展源于不懈践行。这样看,一种带有根本性的精神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内涵,并随之产生带有那个时代风格的语言表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握沂蒙精神的根脉性、发展性,才能把握践行之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沂蒙精神在践行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建国后,作为沂蒙精神的主要诞生地,临沂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坚定地践行着沂蒙精神,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建国68年来的奋斗历程,临沂人民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的实践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由革命党成为了执政党,但沂蒙地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没有丢,为建设团结统一、自由民主、繁荣富强新中国奋斗的初心没有忘。他们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革命到底”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了大规模战天斗地、重整山河的群众运动。到1964年,先后治理山头3310多座,改造沙丘薄田300多万亩,造林200多万亩,兴建大中型水库30多座、小型水库2433座,修筑塘坝15603座,修建引水工程、排灌工程9000多处,建成水渠3135公里,水稻种植面积达90多万亩[10]。

  在这个过程中,莒南县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村庄以“一把镢头一张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叫荒山低头,命河道让路,令土地增产,先后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批示。1965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做社会主义时代新愚公》的社论,高度赞扬了沂蒙人民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壮举。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使沂蒙人民倍加欢欣鼓舞,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红心更加向党,“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行动也更为自觉。例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刚刚得到休养生息的沂蒙人民又像当年支前一样,全力以赴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仅1951年2月至8月,先后就有10595人参军,并勒紧腰带,捐款捐物达223亿元(旧币),在当时能购买14架战斗机。再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决定实施“导沭整沂”工程,这项工程主要对沂河、沭河下游的苏北地区有利,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上百万人自带工具、干粮,汇集工地,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奋战,不但根除了千年水患,而且使苏北、鲁南1450万亩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这一时期践行沂蒙精神的实践,为沂蒙精神注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内涵。

  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在这个阶段,临沂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迈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临沂地委行署和临沂县委县政府,主动顺应部分群众自发在城市西郊摆地摊的致富需求,敏锐发觉蕴含其中的商品经济发展方向,大胆解放思想,敢于顶住压力,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护、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市场建设的好政策,走出了一条放开搞活的新路子,为今天的临沂商城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奠定了基础。而这个时期的临沂农村,各级党组织把让农民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过上小康生活作为一心为民的鲜明主题,在理顺生产关系中解放农村生产力,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整个沂蒙山区呈现出“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梯田平整,河滩粮丰菜茂”的兴旺景象。1995年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0元,成为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的一面旗帜。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平邑县九间棚村。这个村坐落在640米的龙顶山上,四面悬崖,环境恶劣,全村210多人仅有百十亩薄石渣子地,靠一眼小山泉生存,生活水准极为低下。党支部书记刘嘉坤上任后,以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受委屈的精神,带领群众拼命苦干,硬是在悬崖峭壁间修起路,架上电,并引水上山,实现了高山水利化,使九间棚从“原始部落”一举嬗变为现代化新农村,成为沂蒙山区一颗耀眼的明珠,九间棚的9名党员也被群众誉为“九柱擎天”。这一时期践行沂蒙精神的实践,为沂蒙精神注入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奋进、敢闯敢干的时代内涵。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临沂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推向前进。应当说,时代虽然与孕育沂蒙精神的战争年代渐行渐远,但临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沂蒙精神的自觉却日益坚定。例如,通过在经济工作中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使全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革命老区工业化的主力和骨干;坚持以“革命到底”的精神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有效释放了各方面活力,在全市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依靠“敢于斗争”精神的激励,老区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先后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临沂像一座江南美丽的大城市”;在近年来开展的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全市党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嘱托,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奋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等等。自1995年撤地建市以来,临沂发展接连跨上几个大台阶:2000年,全市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11年,全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地级市50强;201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成为全国第29个突破万亿元的地级市。经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进取和奋发努力,今天的沂蒙大地呈现出山川壮丽、城市靓丽、乡村秀美、物阜民丰、和谐发展的兴盛景象。这一时期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为沂蒙精神注入了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的时代内涵。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三句经典论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贯通、融合,揭示了我们党把握“三大规律”、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奥秘精髓。站在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站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新起点上,我们有了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核心。当前尤其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自觉,凝聚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洪流,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呼唤,也是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中共临沂市委沂蒙精神学习研究课题组)

  参考文献:

  [1] 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218页。

  [2] 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21页。

  [3] 中共临沂市纪委宣传部、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红色廉政耀沂蒙—临沂红色廉政文化征文作品集》,2016年5月,第35页。

  [4] 《沂蒙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11月版,第41页。

  [5] 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21页。

  [6] 崔维志、唐秀娥编:《沂蒙抗日战争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437页。

  [7] 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根脉—沂蒙根据地十五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313页。

  [8] 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版,第66页。

  [9]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编,《永恒—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19页。

  [10] 《沂蒙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11月版,第126页。

编辑:孙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