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办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首页>沂蒙故事>正文

沂蒙士兵的惊天一“挡” 诠释人民子弟兵的伟大

来源::大众网发布时间:2019-04-10

  生死瞬间,惊天一“挡”。
  年仅23岁、军校毕业一个月的沂蒙子弟兵王成龙,面对违法抢行、呼啸而来的大货车,不假思索地推开战友,自己却被大货车碾压而过,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秋风呜咽,大地垂泪。
  一个血肉之躯,怎可去挡大货车的横冲直撞?生死抉择那一刻,他为何会“身体本能”地去“挡”?
  翻阅王成龙成长的足迹,人们发现,他所成长的环境,他所拥有的秉性,注定了他做出英雄的举动,并不稀奇。
  莒南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曾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所在地,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在这里,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王成龙就出生成长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受沂蒙精神熏陶,王成龙内心扎下了从军梦的种子。“俺孩子打小就想当兵,五六岁时候,镇上农贸市场上有卖部队上小孩衣服的,我给他买一身,他戴着大檐帽。”父亲王后良这样回忆爱子幼时的场景。这种军人情怀,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变得更加迫切。
  高考成绩出来,625分。老师说,他的成绩,上985、211没问题。不过,为了少年时代的梦想,王成龙毅然决然走进了武警工程大学。
  选择了当兵,就意味着将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他的军旅日记中,这样记录着立志扎根军队的决心:未来的日子,纵使有千般困难,我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步伐砥砺前行。
  2014年和2016年,王成龙两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成为老师眼中的模范生、同学们眼中的学霸。文化课成绩的优异,并没有让王成龙感到满足。他深知,文化课成绩虽好,但是军事训练与部队生相比还有差距。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他每天坚持比别人早起床1个小时,每天多跑一个五公里。
  手上不断磨出的水泡,见证着王成龙的艰辛付出。“回来吧,太苦了!”面对母亲的“劝退”,王成龙坚定地回复,“我既然选择了学校,就不会给家里人丢脸,更不会让部队失望!”
  经过不断努力,这名稚嫩的大男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健的体魄,过硬的素质,是对他努力的最好回报。2017年,他获得三等功。翻开他的立功证书,主要事迹中清楚地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一项项成绩、一条条评价,展现了这个流淌着沂蒙老区人民热血男儿的雄心壮志。
  2017年7月,王成龙以学员旅综合评定第一名、全校第六名的的优异成绩毕业。沂蒙子弟兵,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毕业成绩。
  在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接受为期一年的严格军官培训,面对角色和环境的变化,部分人“水土不服”,王成龙初心不改,以素质立身,靠成绩进步。翻开在乌鲁木齐校区的照片,不管是集合站队、体能训练、军事考核还是文艺汇演,他总是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他对自己要求苛刻,突破极限。
  在新疆的一年中,王成龙如雪莲一般坚韧、成长。一年的磨砺,让王成龙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像破茧成蝶、光彩照人。
  军政素质过硬的他,在离开乌鲁木齐校区前,再次被确立为立功对象。然而,王成龙找到领导,希望“把立功的机会让给比我更优秀的战友”。虽然,各项测评都是第一,王成龙还是一再坚持,将立功机会让给了别人。
  一次谦让,让人看到了沂蒙硬汉的淳朴与善良。
  在毕业选择时,王成龙主动提出“进特战”。在他眼里,“那里距离战场更近一些。”在武警山东总队岗前培训,他每天都坚持比别人早起1个小时,每天多跑一个5公里。虽然他的军事素质早已走到了同批学员的前列,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差距,还需要拼尽全力去奔跑。在培训最后组织的军事考核中,王成龙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拔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武警济南支队特战中队,并担任特战一小队小队长。
  谁都不曾想到,一个23岁的年轻生命会过早凋零。2018年9月12日,在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中,王成龙为救战友遭货车碾压,推开了身边的战友,自己壮烈牺牲。
  这位沂蒙硬汉,满腔热血本想在军营大展雄心壮志;这位沂蒙硬汉,寒窗苦读本想用青春回报组织培养;这位沂蒙硬汉,还未来得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谁曾想,天妒英才,他用一次永不返回的出征,与大家告别。
  王成龙用自己不假思索的飞身一扑,第一时间用肉体“挡”卡车,将活下去的机会给了战友。他用自己的壮举,对人民子弟兵的伟大,进行了最生动的诠释。
  这,也是沂蒙精神的传承、奉献和担当。(王宗阳 林鹏)
编辑:总编室赵伟